看!公安点“土”成“金”
发表时间: 2025-08-03 08:58:39 发布于:渔业养殖网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被肥沃土壤与丰沛水源滋养的江汉平原,处处涌动着春耕的热潮。
近年来,公安县以“三块田”改革破题,发挥基层首创精神,尊重农民主体地位,积极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、集中和规模经营,探索形成了“流转田”“待转田”“自种田”的“三块田”模式,让“小田块”迸发出乡村振兴“大能量”。
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的公安县满目葱茏,连片的虾稻田一望无垠,田埂上的自动灌溉设备有序运转,翻耕机在平整的大田上往来穿梭。谁能想到,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,曾经还是“水窝子、虫窝子、穷窝子”扎堆的低效田?
从“零散碎”到“集中连”,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规模经营”,近年来,公安县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坚持党建引领,下活农村土地改革大棋,创造性探索实施“三块田”模式,实现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快速增加,蹚出一条党建引领、资源整合、村企联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地处荆楚大地,长江之畔,公安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,粮食安全是安身立命之本,良田种粮就是端牢饭碗、保住稳定。然而,这里也曾面临着典型的“三农”发展困境。
2017年,公安县农村土地确权颁证,为实现土地公平承包,只能根据土地等级、水源条件、地段远近等分农户搭配分配。全县195万亩耕地被分割为91万块,户均11亩地分散在5个地块,块均面积仅2.1亩。
“人均一亩三分地、户均不过十亩田”的碎片化格局,让机械化耕作难、规模经营难、效益提升难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“老大难”。农民想流转农田外出务工,但因田块分散,市场主体“瞧不上”。为了不失去土地,部分农民只得进行低收益的“熟人式” 代耕代种,呈现“种田赚钱少、流转无门路、代种收益低”的困境。
狮子口镇龙船嘴村曾是典型代表。“2021年,村里外债高达250万元,8000多亩耕地零散分布,多数村民小组都存在土地纠纷,年轻人外出打工,60岁以上老人种地占比超70%。” 龙船嘴村党支部书记王维回忆,“低洼田每亩租金仅100元,还没人愿意租,不少田块荒草丛生。”
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16年公安县水稻亩均纯收益仅1107元,全县22.4万劳动力外出务工,导致“人走田荒、人老田闲”,农业的生产管理也变得粗放,当年,全县水稻产量较2015年减少7.1万吨。
分散经营也引发管理低效问题,狮子口镇义星村曾因抽水、打药等环节协调不畅,每年多支出成本17.2万元,农户之间矛盾频发,“小田块”成为横在乡村振兴路上的“绊脚石”。
困则思变,破局之策始于基层探索。2016年,义星村党支部率先提出 “三块田”构想:将全村耕地划分为 “自种田”“待转田”“流转田”—— “自种田”留给有意愿的农户就近耕种,“待转田”为暂不愿流转的农户提供过渡空间,“流转田”则由村集体集中整合后引进市场主体规模经营。
“三块田”相对集中又相互连通,基本形成一户只种“一块田”。 2023年,“三块田”创新之举在全县推广,一场以“托、调、并、转”为核心步骤的土地改革拉开帷幕。
“按照‘农户自愿、便利经营、集中连片’原则,我们把全村7887亩耕地划分为三大块,其中‘流转田’4600亩,引进30家市场主体,‘流转田’附近的1500亩‘待转田’正在配套基础设施,1787亩‘自种田’调整到农户房前屋后,实现‘一户一田、田在家门口’。”在狮子口镇景阳岗村党群服务中心,村党支部书记覃大伟指着墙上的“三块田”分布图介绍道。
“托”出规模,从“分散流转”到 “集体托管”。改革的第一步是破解 “流转难”。过去,农户自行流转土地,常因地块零散、谈判能力弱导致租金低、纠纷多。
景阳岗村通过召开12场湾子会,挨家挨户算清“三笔账”:流转后租金达到1元/平方米,村集体收取0.18元/ 平方米的居间服务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,农户还能通过务工增加收入。
“村民肖安法主动流转24亩耕地,一年能挣1.6万元流转费,夫妻俩还能外出务工挣钱。” 覃大伟说。
经营权托管村集体后,发包方式由线下变线上更透明,发包价格由压价变竞价。公安县搭建起“三资”信息化智慧管理平台,规范村务监管,让土地流转、集体资源发包、村级报账全部实现公开闭环运行,增强村民对集 体的信任度,让群众“托”得更放心。
“调”出效率,从“七零八落”到 “户均一田”。“调田是关键环节。”王维回忆道,原来小田块打药时稍不留神就打到别家田里,吵架是常事。
2023年,龙船嘴村“两委”以小组为单位重新规划,将“自种田”调整到农户房前屋后,“流转田”集中到省道沿线亩‘自种田’调整到了门口,耕种方便,机耕成本每亩降低200元,还不用和人扯皮。”龙船嘴村村民陈昌明说。
调田过程中,各村实行“两轮抓阄”确保公平:田块分类登记,明确面积后进行编号。第一轮抓阄确定选田顺序,第二轮抽取具体地块,同时配套高标准农田建设。
“并”出效益,从“小田低效”到“大田高产”。按照“承包权不动,经营权连片”原则,村党组织积极争取全域国土综合整治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生产能力提升项目,项目优先匹配市场主体投资项目所需。
在景阳岗村,全村“流转田”达4600亩,原本的低洼田连片改造为虾稻基地,引进盛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。“现在大田连片,成本降低了,产量却提高了,亩均收益超过5000元。”合作社负责人付上坤说。
近年来,全县累计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生产能力提升项目103.2万亩,新增耕地6200亩,实现田成方、路成网、渠相通,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%。
“转”出活力,从“单打独斗”到 “集群发展”。流转田不仅引来种植养殖主体,更催生了新业态。杨家厂镇马龙村紧邻省道,依托2800亩“流转田”发展虾稻,打造起小龙虾收购集散中心,吸引数家收购商入驻。
“我们正在着手建设小龙虾分拣车间,进一步增加小龙虾的附加值,把增值收益留在村里。”马龙村党支部书记段光锦介绍。
截至目前,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47万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73%,新增新型经营主体1200余个,吸引2个万亩以上和210个千亩以上的经营主体落户,撬动社会投资达9亿元。规模经营面积达80万亩,每年直接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1.32亿元。
在公安县斗湖堤镇政务服务中心,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全县农村集体“三资”数据:土地流转进度、资产发包价格、村级收支明细等信息一目了然。
通过“三块田”模式,农村闲散的土地交由村集体托管,实现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。而在土地交易流转的过程中,怎么样来规范和监管交易,确保农户利益落到实处?公安县着力构建农村三资智慧平台,以数字技术破解集体资产“底数不清、监管缺位、交易不透明”难题。
“过去村集体有多少地、多少房,连村干部都未必说得清,更别说老百姓了。”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坦言,曾经因资产权属模糊,不少村里的机动田被低价承包,效益十分低下。
2020年,公安县借助卫星遥感、确权登记等技术,将全县258个村的195万亩耕地、3.2万处集体房产、127处水面资源“上图入库”,形成“以图管村、数据说话”的数字台账。
在龙船嘴村党群服务中心,村会计轻点鼠标,全村耕地的权属分布、流转状态、合同期限等信息清晰呈现:“哪家流转了多少地、租金多少、何时到期,打开系统就一目了然。”
过去,农户与市场主体“私下交易”,常因信息不对称导致资源被低价发包。如今,依托三资智慧平台,全县所有土地流转、资产发包必须进入省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,实现“信息发布、报名竞价、合同签订、资金监管”全流程线上运行。
在麻豪口镇裕华村,连片的机动田通过8次线上交易竞价,发包价格由亩平800元提高到1260元成交;狮子口镇金龙村红叶石楠林权通过线上竞价,成交价比预期提高4000元。
自平台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,各村进一步盘活了“家底”,便利的平台交易促进了资产资源的交易流转,规范交易使溢价率逐步的提升。截至目前,已规范集体发包经营合同1.3万份、总额2.8亿元,溢价率达18.5%。
走进麻豪口镇黄岭村,晨雾未散,银灰色的植保无人机在田头腾空而起,在技术人员操作下按照设定航线有序作业,将农药均匀地喷洒。
“以前人工打药三天才能打完,现在无人机半小时搞定,还不担心踩坏秧苗。”田埂上,种粮大户张永胜戴着草帽仰头观望。
土地流转出去以后,针对富余劳动力,全县各村又因地制宜,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当“媒人”,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居间服务,成为架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桥梁。
“居间服务改革就是要村‘两委’转变角色,主动给经营主体、农户当好中间人,开展资源、生产、劳务等居间服务,让田间地头不仅能产粮产虾,还能生金生银。”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黄岭村“两委”积极对接农机合作社,为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生产居间服务,旋耕、插秧、无人机飞防、收割等享受“批发价”,一季千平方米水稻能为农民省下174元,村集体还能从中获得一笔居间服务费。
“不用挨家挨户上门找人了,有村集体经济组织背书,省事又安心。” 邓晟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邓芝培说。
2023年,孟家溪镇成立全县首家农业居间服务专业联合社,联合社下设农资采收、农机服务、飞防服务、农产品销售、农业循环五大联队,为农户提供耕、种、防、收环节优质优价的全托管农业生产服务。
“农户只需要将田交给村里,支付托管费用。粮食收割后可自行销售,也可委托销售。通过这一种居间服务模式,实现村集体、农户、市场主体、产业多方共赢。”孟家溪镇党委委员张建介绍。
自联合社成立以来,已形成“1个联合社+16个村居+234个村民小组”的社会化组织体系。2024年,联合社服务覆盖面积达4.7万亩,每亩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37.5元。
“田保姆”上阵,增产又增收。截至目前,全县258个村提供土地流转服务34.04万亩,村级资源居间服务进账2256.41万元;97个村集体为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生产居间服务,每年降低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过亿元;成立村级居间服务组织897个,累计派遣劳务八万人次。
“碎地”连成片,小田变大田,改革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。景阳岗村集体收入从2019年的5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201万元,新建了文化广场、卫生室和光伏发电站;龙船嘴村还清250万元外债,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179万元……
“实践证明,只要守住‘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、耕地红线不突破、 农民利益不受损’三条底线,激活土地资源这个‘最大变量’,就能释放乡村振兴的‘最大能量’。”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2024年,全县村集体经济总额达1.5亿元,25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,其中过100万元的村达到38个,50万元至100万元的村达到90个。
当“三块田”的改革春风吹遍荆楚大地,一幅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的壮美画卷正在江汉平原徐徐展开。
为什么我们这里没有小田并大田,,全中国都应该这样,这样瞻前顾后是何道理。
警方回应“亮证女”是公安局领导:不属实;遭逼迫让路当事人称暂无单位和工作人员联系自己:没什么压力,诉求不变
8月1日,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发布情况通报:8月1日上午,有网民及媒体发布视频称“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、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”。
当事人回应“被奔驰女司机要求让路后又被上门”:被找上门压力很大,希望涉事女司机公开道歉
8月1日,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发布情况通报称,有网民及媒体发布视频称“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、派出所民警上门要求删帖道歉”。
根据调查核实情况,依据有关法律法规,对36人进行问责处理,其中县处级干部6人,乡科级干部14人,其他人员16人。
近日,广西防城港“奔驰女司机亮证”事件持续引发热议,目前多个线日下午,平头哥接受大河报《看见》记者正常采访时称,防城港市相关负责人联系到他,称涉事奔驰女司机并非公安人员,只是一个普通的经营者,证件是假的,没用警务通之类的工具查他个人信息。
警方上门监控视频曝光,“亮证逼迫让路”事件“让路男”还原事件经过,再发声:希望纪委介入调查
8月2日,据海报新闻,广西“亮证逼迫让路”事件当事人“让路男”再发声:“希望纪委介入调查,因为普通人哪有这么大的权力,可以调动派出所,调动村委来帮她搞定这个事情。第二个是她公开道歉。”
宗馥莉“首战”输了?并没有!十个关键问题读懂宗氏子女18亿美元“信托纠纷案”
“宗家三兄妹”为原告,娃哈哈现任董事长、宗庆后之女宗馥莉为被告的18亿美元争产纠纷,有了新进展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根据对此案的长期追踪观察,以及对43页香港高等法院判决书的详细分析,提炼出以下十个关键问题及回答。
来源:【黑龙江日报】近日,深圳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官网发布一则公告,提醒一名未领奖的大奖获得者尽快前往指定地点兑奖。
雷西帝牙鱼翻了,原因是? #养鱼日记 #神奇动物在抖音 #鲁伟学长 #雷西帝牙鱼
广西南宁的邕江旁边居然有一个烂尾酒店,太可惜了#烂尾楼 #废弃建筑 #探秘
- 上一个: 烟台黄渤海新区:打造渔业发展新区样板
- 下一个: 国内实在自线在拍-高清完好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