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罗甸:农业现代化发展保持高位增长态势

发表时间: 2024-06-10 22:32:11 发布于:农业专用网

  今年上半年,贵州罗甸县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成效显著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5.64万元,增长6.8%,排黔南州第二位,高于贵州省中等水准(6%)0.8个百分点,持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。

  今年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罗甸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,以高水平发展为统领,有力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,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的土地上书写新时代美好答卷。

  罗甸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泉说,贵州罗甸是农业部授牌的“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”,今年以来,罗甸大力推行“追溯管理+合格证”制度,已引导91家当地经营主体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,带证上市农产品已达8012吨。

  夏日凉风,贵州罗甸县边阳镇沐阳村的梯田里,满眼椭圆形的火龙果正在“玉带”上酝酿成熟。“我们采取‘种花种豆+养蜂+黄色粘板’等虫害绿色防控模式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;预计今年火龙果产量可达1600吨产值1280万元。”8月4日,贵州罗甸兆丰农业科技推广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才华说。

  在罗甸县沫阳镇沫阳村火龙果示范基地,李才华因地制宜实施“火龙果+”模式,运用水肥一体化、绿肥培肥压草、病虫无害防控等先进集成技术,建成了高标准化火龙果基地1627亩,去年拿出54万元与当地村民分红。

  为壮大现代农业水果基地,李才华租存了1000亩流转土地,由于当地百姓过去施用化肥,为了达到有机种植,他说“必须花两年时间来降解化肥,再使用蚯蚓、酵素、糟液来改良土壤,最后才能将火龙果种下去。”

  据介绍,罗甸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,年日照在1350小时之后,素有“天然温室”的美誉,喀斯特地貌也阻隔了大气污染,是发展绿色、优质、安全农产品的“天然场所”。但负责人李才华说,每年六至十月,由于气温高、太阳大,如果将杂草完全割干净,会造成火龙果的枝条因裸晒会被太阳灼伤,这困扰了他多年。

  为破解这一问题,李才华仿照生态林模式,探索出了“双季套种大豆+绿肥”的栽培方式,采取第一季套种鲜食大豆,第二季套种自己培育了25年的当地野毛豆。据介绍,野毛豆具备耐旱、生长周期长的特点,它几乎铺在地面生长,能有效抑制杂草丛生,每年六至十月无需人工割草。“传统的种植方式,每年至少要割8次草,现在每年只需割两次草,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”李才华自豪的说,明年将在自己基地全面推广。

  同时,为完全达到国家有机标准,该基地全过程种植不使用化肥、农药。研究表明,相较传统模式,李才华的火龙果品种能轻松实现18年不换种。“我节约了购买化肥、农药的实际成本和每年几十万元的人力成本。”李才华说,1100亩火龙果基地套种的大豆,第一季收获鲜食大豆27.5万公斤,产值达140万元;预计第二季籽粒大豆可产7.7万公斤,产值可达61.6万元以上。

  目前,罗甸县沫阳村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,已辐射带动周边100余个农户参与发展。火龙果品种以金都1号、软枝大红为主,产品主要销往北京、上海、湖南、广东、贵阳等地。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共同致富。

  近年来,罗甸立足气候优势,聚焦“蔬菜、生猪、精品水果”三大主导产业,深入实施“六大工程”“四大行动”和“3个100工程”,加快构建现代农业“三大体系”,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
  据了解,罗甸县富产火龙果、柑橘、李子、杨梅、脐橙等热带水果,为确保应季水果不滞销,帮助果农增收致富,2021年罗甸县共引进5家农特产品加工公司入驻城西工业园,主要生产加工果干、饮料、花茶、茶油、果酒等产品,形成了产、供、销为一体的水果生态产业链。

  走进罗甸工业园的生产车间,果品加工马力全开,机器运转不停、工人们正紧张有序的工作。“截止目前已经接到了4000多万元的订单。”贵州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家韵说,他们以生产芒果原浆、百香果原浆、杨梅汁、火龙果原浆、柠檬汁、橙汁等为主,预计今年在罗甸采购火龙果羽500吨,百香果800吨、脐橙500吨,杨梅1000吨。产品主要销往上海、广东、浙江等10余个省。

  贵州山多地少,守好粮食安全特别的重要,实现农业现代化势在必行。对此,罗甸重点聚焦农业产业“九化”建设发展,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,截止目前,该县已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,种植培养面积达32万余亩。

  数据显示,罗甸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4.5万亩,建成机耕道6000余公里,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5.45亩,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46.3%,高于全省中等水准2.3个百分点,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逐年降低,质量效益不断提升。

  蔬菜方面,罗甸主攻早春蔬菜和秋延晚蔬菜,积极推广“菜-菜-稻-菜”一年四熟高效种植模式,建成了万亩蔬菜产业带4条,稳定发展蔬菜35万亩(次),亩产值最高超过3万元。生猪方面,采取“大场带小场”方式,建成2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5个,年出栏生猪20万头以上。精品水果方面,实施火龙果、脐橙品种改良,推动果园稳产增效,精品水果种植培养面积23万亩,投产面积15万亩。

  特色产业方面,罗甸以种桑养蚕、金花茶为重点,积极发展林下经济、生态渔业,推动了产业在错位发展中形成优势互补。目前已建成桑园2.85万亩,种植金花茶0.77万亩,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1.2万亩。

  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支撑方面,罗甸县坚持“良种、良法、良机、良技”相结合,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行动,依托贵州省农科院在罗甸建成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,建成金花茶种质资源圃、3000头曾祖代核心种猪场等3个育苗中心。同时,推进山地农机化工程,培育了5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,目前罗甸全县投用农业机械共5.8万台。其中,联合收割机50台、耕整地机1.35万台、植保机械及其他小型农机0.68万台。

  今年来,罗甸县强化智慧农业赋能。推动大数据向农业生产、经营、服务领域渗透,建成了“智慧农业”基地6个,“火龙果+大数据”项目被农业农村部评为“2021年度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”,还探索出了“互联网+果园、菜园、生态畜禽”等认养定制模式。

  “鸡舍环境实现了智能化监控、灯光模拟,还可实时对室内温度,氨气、氧气含量进行监测”罗甸县边阳镇标准化蛋鸡养殖基地负责人郑文斌说,根据蛋鸡不同生长期,可人工配比喂养不同的玉米、豆粕等饲料。

  事实上,规模化养殖,一只蛋鸡每年的产蛋量能达300枚,相较传统模式,每只鸡一年的产蛋量仅170枚左右。饲养每8万羽鸡只需两名饲养员,也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。

  “现有存笼蛋鸡54万羽,每天会产生大量粪污,一定要通过高温发酵处理后还田。”郑文斌说,如果传统饲养方式,根本没办法直接处理那么多粪污,直接归田一定会对环境能够造成污染。

  “我们基地养了‘京粉六号红羽鸡’和‘京粉一号白羽鸡’两个品种。”技术员郑群领说,建设初期,基地搭建的鸡舍全为A字型,仅能叠放3层鸡舍,设计地面占宽2米,因此占地面积比较大。经过改进,鸡舍全部换成了H型,可叠放鸡舍达8层,地面仅占1.2米宽,又大大节约了占地面积。

  据介绍,最早基地都是人工投喂、人工清污。改进后,鸡舍安装了喂料行车、清污传输带、鸡蛋传输带,实现了人无需进入鸡舍作业,更好避免了病毒交叉感染,造成损失。

  “我的工作是将破裂的鸡蛋一个个分拣出来,再装箱发售。”正在流水线上作业的当地村民何应健说,他曾在北京、浙江等地务工,之所以选择回乡就业,主要是考虑离家近,还可以照顾家庭,生活也很习惯。

  今天的罗甸农业,已从盲目生产转向市场导向,从靠天吃饭转向技术支撑,从脱贫攻坚转向精准衔接,从产业更加兴旺到农民更加富裕。罗甸农业现代化正以高水平发展统揽全局,趁势而上、乘胜前进。(图/文 张雷)

  峰峦叠嶂,河谷深切。以前靠着山地农业有点名气的贵州省毕节市,如今已成为国家“西电东送”重要能源基地、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、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、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。…

  峰峦叠嶂,河谷深切。以前靠着山地农业有点名气的贵州省毕节市,如今已成为国家“西电东送”重要能源基地、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、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、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。…



相关文章
官网app下载入口-官方网站 皖ICP备18026708号-1 | 皖公网安备 皖ICP备18026708号-1 | 技术支持:网站地图